首頁證券投資› 期貨

[期貨日報]農民說 企業(yè)講 共商期貨助“三農”

2017-9-1 10:04| 發(fā)布者: 解剛| 查看: 1157| 評論: 0|來自: 中國期貨業(yè)協(xié)會

  8月29日,為深入了解農業(yè)生產經營一線的市場風險管理需求,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服務“三農”的深度和廣度,大商所在大連舉行“期貨市場服務‘三農’座談會”。20余位來自東北、河北、山東、安徽等地的種糧大戶和養(yǎng)殖戶來到大連,這是大商所首次邀請基層種糧農戶走進期貨大廈參觀、座談。與之隨行的還有來自龍頭企業(yè)、基層政府和期貨公司、保險公司、銀行的代表。與會代表圍繞當前我國農業(yè)生產經營現(xiàn)狀、風險管理訴求、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情況等進行了溝通和交流,并對期貨市場進一步深化服務“三農”的舉措進行了探討。

  保障收入 農民共話農業(yè)風險管理

  盡管一些農戶已經通過各類培訓和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等方式,對期貨工具有了初步了解,但對于很多首次見到現(xiàn)代化交易大廳的農民來說,親密接觸后,更多了份信任與依賴。座談會上,一些種糧大戶和合作社負責人表示,隨著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,臨儲收購等政策相繼退出,農民急需能保障售糧價格和售糧渠道的好方法,大商所近年開展的“保險+期貨”和場外期權試點深受市場各方的關注和期待。

  黑龍江省哈爾濱雙農區(qū)鏵鎰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杜濱在座談會上表示,期貨市場在服務“三農”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他說:“2014年至2016年玉米連續(xù)三年掉價,本來不想種了,后來與大連良運合作,并通過價格保險建立了信心!

  據(jù)期貨日報記者了解,今年杜濱種植玉米27300余畝,產量預計2萬余噸,為保證種糧收益,他與大連良運按1580元/噸的價格賣出了1萬噸玉米,約定今年12月30日交貨,同時還購買了價格保險!百徺I保險能保證今年種糧不虧錢,我種糧更有信心了!彼f。

  嘗到了期貨市場保收益的甜頭,杜濱開始向下游養(yǎng)殖產業(yè)拓展。他說:“年前我收購了一家牧場,原計劃養(yǎng)牛,現(xiàn)在我打算養(yǎng)豬了,這樣就構成了產業(yè)鏈條,等到生豬期貨上市了,就能得到更全面的保障!

  對于擁有耕地面積28400公頃的黑龍江農墾趙光農場來說,“保險+期貨”模式實實在在地服務了農場的穩(wěn)定發(fā)展。該農場場長王宏忠說,當前我國農業(yè)發(fā)展主要面臨著自然災害和市場價格波動兩類風險,自然災害目前已可以通過技術設施、種子改良等手段適當規(guī)避,但賣糧價格仍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。2016年,農場參加了陽光保險、南華期貨的大豆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項目,很好地保護了農民的收益。今年,農場又積極參加了首批收入保險試點,更有針對性地對種植收入進行保護。他說:“收入險同時考慮了影響農民收入的兩方面因素——價格和產量,有了收入保險,我們農民就真正享福了!

  除了東北主產區(qū),來自安徽省泗縣草溝鎮(zhèn)街南村的農民汪夫利也通過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深刻感受到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。汪夫利曾是一名航空兵,退伍后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。他說:“種地再苦再累都不怕,最怕價格跌,最近幾年玉米價格連續(xù)下跌,種地越來越不掙錢,而且越豐收越擔心賣不出去。去年我買了玉米價格保險并獲得了賠付,聽說今年又推出了收入保險,以后我可以安心種地了!

  多年來,國內養(yǎng)殖行業(yè)也飽受價格波動的困擾,而期貨市場讓養(yǎng)殖戶們看到了希望。我國養(yǎng)殖大縣——遼寧省黑山縣建國養(yǎng)雞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韓建國表示:“養(yǎng)殖行業(yè)風險很大,不僅受疫情疫病影響,還經受著價格周期性波動的沖擊。今年上半年雞蛋價格大幅下跌至成本線以下,很多養(yǎng)殖戶虧得很慘。合作社蛋雞存欄量約50萬只,分散在200多家養(yǎng)殖戶,雞蛋是否掙錢關系著每家生活水平的高低!

  據(jù)介紹,2013年雞蛋期貨上市后,韓建國便開始關注雞蛋期貨,他認為,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可以穩(wěn)定養(yǎng)殖利潤,不至于在價格大幅下跌時讓養(yǎng)殖戶不知所措。他說:“有了價格保險之后,就可以鎖定利潤,養(yǎng)殖戶只需養(yǎng)好雞產好蛋,將更多精力投入在食品安全上,提高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!

  服務“三農” 龍頭企業(yè)和基層政府擔重任

  在座談會上,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,一些對期貨市場認識較為充分、風險管理水平較為成熟的龍頭企業(yè),一方面通過“訂單農業(yè)”的方式解決農民賣糧顧慮,另一方面向合作的農戶積極傳播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,在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環(huán)境下,主動承擔了服務“三農”的重要責任。

  大連良運集團糧油購銷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糧食貿易的公司,公司總經理楊傳輝表示,大連良運一直根據(jù)大商所的期貨價格進行糧食采購和銷售,在與農戶簽訂采購訂單后,在期貨市場上賣出保值,在保障農戶種植收入的同時,鎖定貿易利潤。

  據(jù)介紹,隨著場外期權試點的推進,楊傳輝也開始利用場外期權幫助農戶穩(wěn)定收益。他們公司今年與國投安信期貨合作推出了一款大豆看跌期權,如果大豆價格下跌,農戶將得到價差補償,如果價格上漲,農戶也能獲得更好的利潤。對于“保險+期貨”模式,他表示:“‘保險+期貨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,不但有利于種糧農戶,而且也為國家減少財政補貼支出提供了好思路。特別是今年推出的收入保險,對我國農業(yè)將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,農民種糧收益有了保底,就敢于擴大種植面積,面積大了就可以使用大型機械化設備,農業(yè)的機械化、現(xiàn)代化發(fā)展進程也就加快了。”

  黑龍江象嶼物產農業(yè)集團負責人在會上介紹,現(xiàn)在農民面臨三個問題,分別是種什么、賣給誰、賣什么價。公司依托自身的風險管理優(yōu)勢,為農民提供多項服務,解決農民困擾。一是保服務,通過規(guī);I(yè)化服務降低成本,讓利農民。二是保收益,農民可以根據(jù)種植成本提前鎖定銷售價格,保障利潤。三是對貧困農戶保分成,根據(jù)大商所期貨價格變化,如果期貨價格上漲,可以進行二次定價。此外,公司還為農戶提供輔導種植的服務,根據(jù)大商所期貨價格和種植成本、運輸成本計算收益,幫助農戶選擇種植的品種,并利用期貨市場提前鎖定售糧價格。

  吉林云天化農業(yè)發(fā)展有限公司通過將“訂單農業(yè)”與“保險+期貨”相結合,在保障農民賣糧價格的同時,也解決了農戶“賣給誰”的問題。該公司總經理張生介紹:“農戶在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時,與企業(yè)簽訂‘訂單合同’,約定糧食銷售價格,同時農戶自繳的保費部分由企業(yè)和期貨公司共同承擔,不僅使農戶在種植期就知道了預期收益,而且還解決了農戶資金緊張無力繳納保費的難題!

  顧孝春是嫩江縣農業(yè)局局長,多年來,他積極引導當?shù)匦屡d農業(yè)經營主體參與期貨市場,深深感受到了期貨市場在服務“三農”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
  據(jù)介紹,嫩江縣是黑龍江省最北部的一個產糧大縣,位于松嫩平原北端,地處高緯寒地,縣域耕地面積1100萬畝,是全國耕地面積最大的縣,也是全國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縣,種植面積最多時在600萬—700萬畝。

  作為一個產糧大縣的基層農業(yè)干部,顧孝春感到責任重大。“如何讓農民賣得好,對于我們政府來說是一個考驗!鳖櫺⒋赫f。2014年,嫩江縣政府與浙商期貨合作推出了大豆場外期權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!氨kU+期貨”推出后,嫩江縣政府也積極支持。他說:“‘三農’服務的效果關鍵看農民收入的高低。從近幾年場外期權和‘保險+期貨’試點看,它們真正保護了農民收益,也探索了一條新形勢下農業(yè)補貼的新路,所以說是好項目。不過,目前無論是場外期權還‘保險+期貨’,試點覆蓋面還是太小,我們縣參加試點的只有22家合作社、11萬畝耕地、2萬噸左右的大豆,這對全縣110萬噸大豆產量來說,杯水車薪。希望能擴大試點覆蓋面,讓更多的農民從中受益!

  立足根本 不斷探索服務“三農”新模式

  近年來,我國農業(yè)領域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,相繼取消了大豆、玉米臨儲政策,在釋放市場活力的同時,面臨著如何保農民利益的問題。今年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“服務實體經濟、防控金融風險、深化金融改革”三大任務,其中“服務實體經濟”位列三大任務之首。這也是大商所始終堅持的根本宗旨。

  據(jù)期貨日報記者了解,早在2005年,大商所就陸續(xù)開展了“千村萬戶”和“千廠萬企”市場服務工程,設立專項資金,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,持續(xù)多年積極推動送信息下鄉(xiāng);推進實施了“公司+農戶”“期貨+訂單”等一系列試點項目,努力促進農民增收。2013年以來,大商所支持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成功開展場外期權服務“三農”試點項目,不斷擴大試點規(guī)模,取得了較好效果。

  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在會上介紹了期貨市場服務“三農”的情況和經驗。2015年,大商所支持相關保險公司、期貨公司及涉農企業(yè),在玉米、雞蛋等品種上開展了三個試點,初步探索出“保險+期貨”模式,為解決國家農產品價格補貼問題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徑,引起黨中央、國務院的高度重視,連續(xù)兩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。

  據(jù)介紹,為深入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2016年大商所立項支持了12個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,范圍覆蓋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、安徽等省區(qū),為4158個農戶提供價格保險服務,涉及玉米、大豆現(xiàn)貨20萬噸,共理賠482萬元,有效保障了農民的基本收益。同時,大商所立項支持了15個場外期權服務產業(yè)鏈試點,其中8個涉及農產品。今年,大商所進一步加大“三農”服務力度,立項支持了32個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項目,試點數(shù)量、單個試點規(guī)模較去年均有大幅增長,同時在價格險基礎上,探索開展收入險試點,不斷探索服務“三農”新模式。另外,大商所將“保險+期貨”試點與產業(yè)扶貧相結合,優(yōu)先支持在國家級貧困縣開展試點,在支持的32個試點項目中,有15個在國家級貧困縣。

  在試點經驗的基礎上,期貨市場服務“三農”模式仍在不斷探索和創(chuàng)新。浙商期貨總經理胡軍表示,農民在種地賣糧過程中會遇到三類情況,一是糧食豐產,價格下跌;二是因天災等原因糧食歉收,價格上漲,農民收入下降;三是糧食豐收,價格也上漲,農民收入增加。第一種情況可以通過價格保險得到很好保障,第二種情況可以通過今年試點推出的收入保險保護農民整體收益。對于第三種情況,目前浙商期貨正在考慮創(chuàng)新服務模式,使農民在收入增加的情況下,能獲得更多的收益。

  座談會上,大商所理事長李正強在總結發(fā)言時表示,為更好地服務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為農業(yè)發(fā)展保駕護航,大商所將不斷加強服務“三農”的水平和能力。一是完善農產品品種體系,為產業(yè)避險提供更加豐富的品種和工具。二是穩(wěn)步擴大市場規(guī)模,提升市場運行質量,為“保險+期貨”模式的創(chuàng)新和推廣提供更好的條件。三是繼續(xù)大力支持期貨公司、龍頭企業(yè)等在服務“三農”方面開展有益的探索。

  李正強說,與會的種糧大戶、合作社和龍頭企業(yè)負責人在當?shù)囟加兄^高的影響力,相較于交易所、期貨公司的宣傳和引導,大家的言行對于廣大農戶來說更有感召力。希望大家能成為利用金融市場管理價格風險的播種機、宣傳隊,用親身實踐現(xiàn)身說法,使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。金融機構要多講“情懷”,讓利農戶,共同努力,積極傳播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能,更深入地做好服務“三農”工作,不忘初心,穩(wěn)步前行。


路過

雷人

握手

鮮花

雞蛋
聯(lián)系電話:0357-3991268
聯(lián)系QQ:649622350

QQ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臨汾金融網(wǎng) ( 晉ICP備15007433號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頂部